特色医疗

当前位置: 首页>特色医疗>医疗技术>详细信息

【医讯】介入微创治疗——肝癌患者逆袭之“战”

信息来源: 时间:2024-10-28 文章点击率:268



原发性肝癌是全球第四大常见的癌症相关死亡原因,手术切除是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的重要手段。然而,大部分肝细胞癌(HCC)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。因此,如何使患者从不可切除变为可切除,实现长期生存是肝癌治疗的最终目标。肝动脉化疗栓塞术(TACE)一直是肝癌不可切除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法;近年来肝动脉灌注化疗(HAIC)在局部晚期肝癌的疗效也得到广泛认可。TACE-HAIC联合靶免治疗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,为肝癌的转化治疗实现新的突破。


 桃源人民医院紧跟医学前沿,肿瘤·血液科联合介入团队成功开展经桡动脉入路肝癌介入微创治疗技术——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(TACE)、肝动脉灌注化疗术(HAIC),患者肝脏肿块明显缩小,肿瘤标记物恢复正常,患者逆袭成功,治疗显成效,生活希望重燃!

病例介绍

老年患者+巨大肿块——迎面而来的高难度挑战


家住三阳港镇70岁的李爷爷,近年来总感觉上腹部隐隐作痛,最近因“腹胀,乏力、纳差1年,加重1周”来我院就诊。乙肝三对提示:乙肝小三阳。彩超提示:肝占位性病变。腹部增强CT提示:右肝 S6、7段“快进快出”肿块,约95×70×100mm(前后、左右、上下),肝右静脉部分癌栓。(注:增强 CT 里,“快进快出”代表造影剂可以快速进入目标肿物,再被快速的排出来,这个特点就说明肿瘤的血供非常的丰富,代谢速度极快,高度提示为“恶性”)。初步诊断为“肝脏肿瘤”—“肝癌”。这对于李爷爷一家来说,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。


接诊医生结合李爷爷病史、症状、体征及各项辅助检查结果,诊断为: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(HCC)、肝静脉癌栓,BCLC  Illa期(晚期),收入肿瘤·血液科继续治疗。

 

 

 


MDT医疗团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——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


我院肿瘤·血液科专家团队高度重视,多次邀请肿瘤介入专家、肝胆外科等科室专家进行会诊,讨论诊治方案,专家团队综合分析:患者年龄大,左肝体积小,代偿能力不够,如右半肝切除,可能会出现肝衰竭。依据肝癌治疗指南,团队讨论决定拟行“肝动脉化疗栓塞术(TACE)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术”(HAIC),后续靶向药及免疫药物维持治疗。


经过与家属详细、耐心地沟通解释,李爷爷的家属对医疗团队制定的诊疗计划表示理解和同意,并给予了医护团队充分的信任。


 

 



在专家团队的精准治疗下,手术进展十分顺利。通过两次介入微创治疗后,李爷爷肝部肿块明显缩小(70×55×77mm)基本无强化,肝静脉癌栓无强化,肿瘤标记物恢复正常。术后,患者生命体征平稳,安返病房。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,手术对患者创伤非常小,仅仅在腕关节处留下小小针眼。


 

 

 

 


 

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充分展现桃源县人民医院MDT医疗团队高超的医疗技术和默契的团队配合,肝动脉化疗栓塞术(TACE)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(HAIC)为不可切除肝癌患者另辟了生存“蹊径”,让肝癌患者不再“肝”着急。


 

知识链接   

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(TACE)

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(TACE)治疗原理是通过栓塞肿瘤(使用微球,线圈或凝胶等物质)的供血动脉,阻断肿瘤的血供,导致肿瘤缺血、缺氧,达到抑制肿瘤生长、促使肿瘤细胞坏死、凋亡的目的。

同时,化疗药物被直接通过肿瘤血管注入肿瘤组织,形成肿瘤局部高浓度化疗药物环境(远高于全身用药)。二者联合使用起到协同作用使肿瘤组织坏死、缩小。由于TACE是采用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,用穿刺针在桡动脉或(肱动脉、股动脉)作直径2毫米的微小通道,在血管显影机的引导下,用一根小于2mm导管到达肝动脉分支(供应肿瘤的血液)注入化疗药物和栓塞物质,手术精准、微创、无痛,全过程仅需局部麻醉,因此通常术后一天即可下床活动。


 

温馨提示
 

乙肝患者一定要终身抗病毒治疗,半年一次肝脏彩超检查,一年一次肝脏增强CT或增强核磁共振检查,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早发现,早期能达到根治性治疗。